蛇年春节,千家万户沉浸在团圆喜庆的节日氛围中。假期的一个夜晚,一名2岁幼儿被焦急的父母送到山西省儿童医院急救室。原来孩子趁奶奶做家务没留意,误食了抽屉里的高锰酸钾片,导致口腔及颈部皮肤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。
哭哑了嗓子的宝宝、焦灼且六神无主的父母、自责又手足无措的奶奶,以及随行亲友担忧、期盼的眼神,让这个冬夜不再安宁。
接诊后,隔离消化科值班医护人员立即行动。经胃镜检查,患儿口腔、食道及胃均有不同程度的化学性烧灼损伤。治疗组结合孩子年龄和病情,制定了最佳综合治疗方案;护理组在精心护理照顾孩子的同时,还耐心宽慰焦急等待的家属。暖暖的爱意,在这个冬夜涌动。
历时两周的治疗过程中,通过禁食、补液、鼻饲及外科皮肤管理师进行的清创、换药等专业治疗,患儿彻底痊愈,恢复如常。孩子奶奶激动地拉着主管医生和护士的手,不停地说着:“太感谢了,谢谢你们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,真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。”
近年来,我院频繁接诊婴幼儿误服电池、枣核、硬币、磁力珠、棋子等异物,请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安全,专人看护。尤其对一些危险品,如管道疏通剂、食品袋中的干燥剂以及将危险液体用饮料瓶保存等情况,一定要及时处理或妥善放置,避免宝宝们因好奇而误服,造成追悔莫及的后果。愿每一位宝宝都健康、快乐、幸福成长。